close
本來對佐藤友哉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,大概是跟之前看過他那本聖誕節的恐怖份子有關吧?
盡管有許多人推薦他的鏡家系列,不過我還是沒有動力看他其他的作品。(當然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我找不到書... orz)
這次的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,卻讓我對佐藤友哉完全改觀。
先前之所以會對他那麼反感,主要是因為恐怖份子那本實在太鬼扯了,在每章後面都放一段作者對讀者的不滿就算了,最後解決事件的關鍵竟然是.....
這方法比夢結局之流還要欠人婊啊!
但是這次,褪去推理的外皮,將他心裡的黑暗面完全解放的結果,卻讓人如同上癮般,不歇息地翻過一頁又一頁。
全書由四個短篇構成,分別是
.大洪水中的小房子
.屍體與……
.慾望
.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
.感謝妳的誕生
.娃娃人
光是看完第一篇《大洪水中的小房子》,就讓我驚艷不已。
佐藤冷酷的筆觸比起在恐怖份子一書中又更加洗練、銳利。
此篇的主角與他的弟妹們,是「自我封閉」的人們。
在他們眼中,世界就是由三人所組成,而「他人」不過是個名詞罷了。
……真的是如此嗎?就在最後,主角發現自己對於妹妹的「死」毫不悲傷─因為他只需要自己就夠了,他的自我封閉不需要他人,弟妹對他來說也不過是名詞而已,就連自己將要「死亡」的「事實」他也毫無知覺,甚至為了發現他只需要自己的事實欣喜若狂。
故事就在最後這幾頁的「頓悟」之後,在即將溺死主角的欣喜之情中結束了。
作為首篇,《大洪水中的小房子》也揭示了整本書的基調:漠然。
《屍體與……》這篇,我每看個幾行總是會忍不住偷笑。
別誤會,這絕對不是一個會讓人臉上帶著微笑的故事。這是個圍繞著少女屍體所發生的故事。
每個出現在少女屍體附近的人,都有某些程度的「過去」,而這些過去也導致了他們在遇到少女屍體後的種種舉動。
不過這些舉動並不是讓我嘴角上揚的原因,真正的原因,在於佐藤友哉將13頁左右的內容全部放在一段之中。
「佐藤友哉你真的要這麼搞嗎?你真的這麼搞了!」我內心想著,臉上笑著。
《慾望》一篇,以教師的觀點,敘述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槍擊事件。
當主角不斷地詢問,想用言語去理解學生之所以這麼做的理由時,卻發現沒有理由的學生的想法與她有著天壤之別,空洞的思想讓她感到恐懼。他們並不是因為什麼理由才痛下殺手,而僅只是因為漠然,僅只是因為作了。
與書同名的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是全書最長的一篇,敘述著孩子們之間猜測連續殺人魔牛男的遊戲。
主角是個因為家庭因素從外地移居而來的國小學生,在新的學校裡,交到了新的朋友。而這些朋友也讓他加入了他們之間的遊戲:猜測連續殺人魔的下一個犯案地點。
就主角的設定而言,其實在他自曝身世之前就已經給了很多線索,但是在情節上,不得不說最後的劇情急轉直下,有些出乎人意料之外。
這篇也是我認為全書裡面獵奇要素最多的一篇,雖然說仍比之前看的血之書還要弱一些,不過對一般人來說可能還是有些太過刺激了吧。(說到這裡我才驚覺,難道我已經踏入非一般人的境界了?囧)
排在後面的《感謝妳的誕生》,則是我看得最困惑的一篇。
風格沒有前面的強烈,絕望感猶存但是力道也明顯弱了許多,情節相較於前面幾篇(尤其是憤怒一文)的驚世駭俗(至少對一般人來說)明顯光明不少。
重點是,我真的不知道這篇想談的是什麼……
難道是想用前面主角對洋娃娃的傷害對比他對其真正的喜好嗎?愛的越深越會因為恐懼或不解而傷害對方?
《娃娃人》一文,在我看來或許是裡面最貼近現實的一篇吧。
家庭暴力、輪姦、校園欺凌、衣冠楚楚的「活動家」,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可以在社會版上看到的元素。
輪姦時袖手旁觀的「活動家」,在犯人們離去的時候才遞上名片,用冠冕堂皇的詞語想說服主角站出來指控犯人。
原本約定好要一起逃跑的輔導老師因為肝病住院後過世,讓主角決定不再當個順來逆受的娃娃人。
於是她找上了「活動家」,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,直到輪姦她的不良少年們,拿著武器到她家殺死了「活動家」以及正在談判中的那些曾虐待她的家人。
她又再次被擄走,但是這次,她選擇反抗。
就在血肉紛飛之中,她贏了。
最後,她拿起當時輔導老師準備好的背包,踏上旅途。
但是,這樣就沒事了嗎?這樣就會一帆風順了嗎?
在看似光明的結局背後,我看到了深不見底的絕望。
綜觀全書,不能說沒有缺點,像是有些情節太過誇張(不過畢竟是小說,再加上佐藤本來就是寫輕小說出身的,基本上看這種類型的小說應該都有所準備了吧?ww)、編排有些混亂等,但是不得不說的是,佐藤的風格和我的電波真的有對到,異常者、冷調筆觸、獵奇、絕望……這些要素全部都正中我的喜好。
如果你對黑暗向的故事完全沒有抵抗力,你最好還是不要看這本書比較好,以免造成心理的不適。
當然,如果你像我一樣,對這種異常風格的故事有強烈喜好,甚至是享受被那刀鋒般的筆觸劃過的快感的話,那就找這本書來看吧。不會花你太多時間的。(全書共244頁,我花了一個小時就結束了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